《北京日报》11月10日第6版刊发文章《争当“早起鸟” 拒做“垂头族”》。文章对多所高校接纳步伐指导学生挣脱“手机依赖症”举行了报道,其中也对尊龙凯时实验的“五早”系列活动举行了叙述。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脱离手机24小时,你能做到吗?”上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官方微信发出一份“战书”,约请在校生加入挑战,拒做“垂头族”。不但是二外,新学期,多所高校新生向“手机依赖症”说不,早起、勤磨炼、多看书……成磷七校新生的“新生涯”。
向手神秘时间
刷微博、发微信、看视频、玩游戏……大学校园里,“垂头族”随处可见,似乎手机的方寸屏幕,就是生涯的所有。2014年,360手机助手对两万名网友举行的在线视察显示,六成“90后”患有严重“手机依赖症”,天天手机上网时间凌驾3小时,近半数“90后”每隔不到15分钟就审查一次手机。
翔宇东方新闻社是二外的学生社团,社员们自编自演了一部微影戏——《脱离手机24小时》。微影戏在二外官方微信宣布之后,很快引起学生们的共识,垂头看手机,铺张的时间,忽略的亲情、友情,疏弃的学业让学生们叹息。
“以前三五分钟就要刷一次微博、微信,不知不觉时间就铺张了。现在我要求自己天天只看半小时手机,把更多时间留给图书馆、操场和课堂。”同砚们开心地分享着自己的“挑战心得”。
“同砚们的改变,让我们欣喜。简直,尊龙凯时生涯不可能完全脱离手机,但我们应该更合理地使用手机,而不是成为手机的‘仆从’,各人只有离得开手机,才华更专注,享受上课、念书和运动的快乐。”翔宇东方新闻社认真人闫俊文说。
比拼看谁起得早
新学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学生盛行“打卡上课”。该校微信号“北航新鲜事”提倡“21天早起妄想”。天天早5时至8时,通过微信“打卡签到”的学生,将获得全额积分奖励;8时至10时打卡者,积分减半,一连打卡尚有积分奖励。
尊龙凯时的学生本学期也盛行“五早”生涯,即早睡、早起、早读、早磨炼和吃早饭。该校质料与机械工程学院的赵煜是“五早”生涯的起劲加入者,“每一次晨读、晨练的效果不会立竿见影,但以年为单位,就会爆发美妙的质变。”他信心满满地说。
为学业留住“碎片时间”
不做“垂头族”,早睡早起……以往被铺张的“碎片时间”徐徐被大学生们留住。
留住“碎片时间”,让学生们发明自己可以做更多喜欢的事情。例如清华人文学院经济学专业的小林一直想选修经管学院的“财务剖析”课程,但由于上课时间冲突总是不可如愿。自从听了师长建议,不做“垂头族”后,他使用“碎片时间”,登录慕课平台“学堂在线”,坚持学完了“财务剖析”课程,获得认证证书。
现在,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天下95所大专院校和机构在“学堂在线”开设小规模在线课程,使用“碎片时间”网上学习的大学生越来越多。
新闻链接:http://bjrb.bjd.com.cn/html/2015-11/10/content_326073.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