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经济学院举行了“青春模范”—‘我的时间去哪儿了’主题报告会。经济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马韬光、各年级向导员以及学生400余人加入了报告会。
继“时间都去哪了”主题班会活动之后,经济学院在各班级申报、向导员推荐、团总支审核的基础上,全心遴选出种种优异学生和整体典范为学生做报告。“文体之星”陈溪峪讲述了自己突破学校坚持17年的200米纪录并在北京市大学生运动会上收获了三枚银牌的同时,怎样将时间更多的分派在图书馆并使使学习绩点稳步上升到3.7;“实践之星”胡缘讲述了自己在学生组织中的三次选择,进一步诠释了怎样起劲自动捉住每一个磨炼自身的时机,积累名贵的社会实践履历;“班建之星”许唱讲述了一个团结、友好、上进、自强的国贸111班,并现场展示了该班荣获北京市“我的班级我的家”活动中树模班整体的申报视频;“学习之星”朱晶讲述了自己从妄想考研考试若是将时间合理分派,高效使用时间,在201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取得433分高分背后的心路历程,同时分享了她所在的4312宿舍获北京高校树模学生下层宿舍的履历;“优异党员”路莹以自己作为学生党支部书记为例,讲述一名通俗学生怎样通过各方面的素质的提高早日加入党组织,并通过学生党支部活动树立效劳意识,提高政治觉悟。
报告会时代设置互动环节,同砚们交流强烈,将会场气氛推向热潮。正如做报告的学生所说,时间在奔驰的脚步中,时间在一次次的选择中,时间在指尖的点点滴滴,时间停留在一次次坚持的历程中。
经济学院“时间都去哪了”主题系列活动,获得了学生们的热烈响应。为了让学生们更清晰的解读自己的时间,学院通过已往、现在、未来的时间段,划分举行了为回首已往、追忆时间的主题交流活动、主题采访活动和主题展览活动,为了正视现在的主题亲情活动,为了珍惜时间、妄想未来的主题妄想活动。学生们写下自己所想所感,晒出照片晒出回忆,将多年未曾言说的亲情之爱跃然纸上,用书信将心中的爱转达给怙恃。面临“时间都去哪了”这样的叩问,每个学生都有须要去审阅自己是否具有起劲向上的价值观和准确的人生观,并用这种价值观和人生观去指导自己的生涯,不让自己的人生虚度,而是更有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