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1+1”运动是学生党建恒久实践形成的特色运动,法学院红色“1+1”运动突出学术文化育人的事情,运动内容逐步从助困帮扶、自愿普法拓展到越发注重专业导学、助学和助生长。克日法学院学生党支部开展了多项红色“1+1”运动,进一步搭建平台、整合资源,优化和提升大学生党建事情。
专业育人——庭审实务、模拟庭审
法学院学生党支部在红色“1+1”运动中越发注重学科和专业的相关性,每个对接单位都笼罩了本科生党员、硕士党员、专业法,利便了专业导学等运动的开展。房山法院“流动党支部”的法官,每人每年结对一年级本科生10名左右,让学生提前走进法院旅行学习,开展旁听庭审、座谈交流运动,让学生接受专业法官的指导,迄今已有100余名学生加入该运动。9月,在家事庭的刘玲法官和知识产权庭的资深法官的全心指导下,学生党员在房山区人民法院开展了以“房山法院家事审讯庭专业化特色化”为主题的模拟庭审,控辩双方强烈争辩,环环相扣,学生受益匪浅。
实践育人——大学生自愿者执法效劳岗
自签署红色“1+1”实践基地、“执法公益援助相助协议”以来,学院与房山法院一直维持着优异的相助。双方在搭建弱势群体与社会自愿效劳无缝对接平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双方多次相助,在良乡昊天温泉社区、瑞雪春堂社区开展义务执法咨询运动,解答民众诉求,建设社区执法效劳站,一直完善公益执法效劳。10月28日,学院党委副书记文四英向导向导员及学生党员代表一行到房山法院开展了更进一步的相助和交流,学院在房山法院设置了大学生自愿者执法效劳岗,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人格育人——法官爱民故事宣讲会
学院党支部还策划开展了“法官爱民故事宣讲会”运动,法官用真实的事情履历,蕴含教育与情理,较好地施展了法官的人格育人功效,指导学生做好人生妄想。10月30日,“厉莉爱心团队”、“爱铸天平”法官爱民故事宣讲团应邀来学院为同砚们开展了“模范的实力----法官爱民故事”宣讲,房山法院民一庭法官郭艳茹、河北镇法庭法官助理程梦琳划分讲述了房山区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赵洪波和河北镇法庭庭长肖婧的感人事迹。与房山法院的深度相助使同砚们越发深刻相识了下层执法事情者的真实写照,感受到事情中的甘苦,更是燃起了学生为执法事业斗争的刻意和希望。